发布时间:2020-12-16
国庆长假将至,国内汽车销售也将迎来“金九银十”中的黄金销售期,和去年“金九银十”厂商经销商大力促销的行情有所不同,尽管今年9月和10月国内汽车“创新高”已无悬念,但像题图这样遍地打折促销的局面,将很难大范围出现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对于不少热门品牌/车型的经销商而言,今年国庆期间最愁的并不是没有客户光顾,而是没有足够的新车去满足顾客的需要。
随着国庆长假的临近,国内多数整车企业也已经安排好了国庆假期期间的加班生产任务。尽管在法定节假日期间需支付工人三倍工资,但无奈终端市场经销商的不断催货,不少车企还是选择了在国庆长假期间维持3-6天不等的加班生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这在部分生产热销紧凑型轿车的车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地区为例,今年国庆期间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都将根据不同车型的需求增加3-6天的整车生产时间,部分紧缺零部件企业如发动机等甚至将以满负荷生产的方式度过十一长假。
与此同时,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国内主要合资车企也将在今年国庆期间部分加班生产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今年9月第二周和第三周的国内汽车都为历史最高水平,根据乘联会的统计,9月国内新车从第一周的日均2.38万台上升到第二周的3.12万台,直到到第三周的3.25万台。据悉,刚刚过去的第四周产量和也基本属于历史最高位,这意味着各大主流厂商对今年10月的国内新车市场依旧非常乐观。
产量方面,以目前国内狭义乘用车冠军上海大众为例,今年8月的新车产量为65151辆,而今年9月的预计产量将达到69805辆,比8月份的产量环比增长了8%。这意味着今年9月和10月上海大众的终端市场有望达到月均6.7万辆左右,创下历史新高。当然除了上海大众外,笔者预计今年多家车企在9月和10月的都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对消费者而言,产销两旺意味也着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购车,将很难像去年买车的朋友一样获得很多丰厚的现金优惠或者购车赠品。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去年黄金周期间购买了一辆速腾1.6升轿车,不久前的一次聊天中,朋友表示他当时的购车实际总花费比目前购置税优惠政策下买车还要便宜近5000多元。这意味着今年在政府购置税优惠政策推出的同时,经销商也因为新车热销而逐渐减少了去年四季度时的购车优惠,由于供求关系在部分热销车型中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也导致了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消费者很难在经销商面前“从容杀价”。
目前国内新车市场供不应求的车型主要集中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紧凑型SUV市场和部分新上市热销车型上。比较典型的车型如:朗逸、新宝来、速腾、科鲁兹、悦动等;紧凑型SUV方面,RAV4的上市热销并没有让CR-V降温多少,两款热门SUV目前都处于“提车排队”的状态;还有一些热门新车是属于今年新上市的热销车,比如新君威、奥迪A4L等。由于供货紧张,在消费者购买以上这些车型时,所能期望的购车优惠可能不多。
70后和80后是在我国第二次生育高峰期间诞生的,目前多数70后和部分80后已经进入汽车消费的年龄,作为国内目前需求最为旺盛的一个年龄段,国内70后和80后对未来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容忽视。笔者预计80后将逐渐成为未来5年国内微型车、小型车和紧凑型轿车消费的主力群体。80后消费群体个性化的消费习惯将或在未来几年给国内新车市场和汽车用品衍生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中级车消费群体的逐渐年轻化也会加速国内运动型中级车市场的发展。
近日,有部分媒体将国内楼市的疯涨和汽车市场的热销“混为一谈”,并得出“楼市车市虚火过度”的结论,笔者对这一结论持反对态度!住宅市场和汽车市场无论在产品性质、价格还是需求上都不存在可比性,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旺销一方面是优惠/扶持政策带来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国内部分中西部地区城市进入了汽车消费的高峰时期,需求规模的快速提升才是今年汽车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所在。
汽车是纯消费品,并非不可复制的产品,也不具备稀缺性和资产保值性,和房地产市场和商品房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今年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不能称之为“虚火过度”。笔者认为随着70后和80后生育高峰人口进入汽车消费年龄,未来3到5年内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增长不容忽视。
济仁小评:尽管有政策层面上的利好,但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火爆也绝非偶然。对于一个汽车企业而言,认清未来三到五年的主流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也正处在一个消费群体“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和几年前的主流消费者相比,步入购车年龄的70后和80后将成为未来国内汽车消费的核心力量,这些年轻消费者对汽车的认识程度也比上一代消费者更加成熟。笔者预计,这些“新一代”消费者将会对未来十年国内新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